习近平致信祝贺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40周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8年)》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

深度关注丨汽车消费向“新”而行

发布时间:2024-06-07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字体大小[ ]

  以旧换新政策密集落地

  汽车消费向“新”而行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云舒

 

图为近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的“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湖北站暨‘车行楚天’汽车消费季”活动主会场内,某车企宣传以旧换新政策。

  “5月15日提交申请信息,5月22日通过审核,目前就等补贴到账了!”家住重庆市渝北区的消费者刘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前不久置换了一辆国产新能源汽车,现在已经提车,“初体验很好,现在新能源技术比较成熟,充电也方便,最重要的是能省下不少油钱。”

  随着新一轮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落地,各地汽车消费再添新动力。日前,财政部下达2024年财政贴息和奖补资金64.4亿元,用于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中央财政补贴资金预拨。以旧换新政策有何意义?如何将以旧换新政策落到实处,促进汽车市场的新旧动能转换?记者进行了采访。

  各地政府、多家车企积极响应,推出汽车以旧换新激励政策

  近期,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明确自文件印发之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符合节能要求乘用车新车的个人消费者,可享受一次性定额补贴。其中,对报废上述两类旧车并购买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1万元;对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并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补贴7000元。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补贴发放的高效便捷,商务部已开发建设全国统一的汽车以旧换新信息服务平台,并在微信、支付宝、抖音、云闪付上线小程序,便利群众申领补贴。

  “挺方便的,我在小程序上传了旧车《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机动车注销证明》以及新车的《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机动车登记证书》等材料,很快显示受理申请,7天资料审核通过。”刘先生介绍,自己的旧燃油车已经开了近15年,“一直有换车的想法,只是没有动力实施,这次赶上好政策,正好能省下一笔钱。”

  记者在北京市丰台科技园万达广场的数家新能源汽车体验店走访时发现,许多年轻消费者就是冲着汽车置换补贴而来。“现在新能源车和相关基础设施的普及率很高,加上没有限号的问题,出行更加方便,时尚的车型和科技功能也很吸引人。”消费者刘女士表示。

  《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发布后,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密集部署激励政策。上海公布的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中,燃油车可申请一次性购车补贴2800元,新能源汽车可申请一次性购车补贴1万元。重庆对报废有关标准的老旧乘用车并换购新能源乘用车、节能型燃油车的,分别给予1万元、7000元现金补贴,对符合条件的消费者售卖旧乘用车并换购新能源乘用车新车的,按车价分档给予每辆2000元至3000元的市级财政资金补贴。湖北发放3亿元汽车置换更新补贴,规定小客车新车且在省内上牌,新车注册使用性质为非营运的,可申请2000元至7000元一次性补贴。

  多家汽车企业也结合以旧换新政策进行多种多样的优惠和补贴活动。小鹏汽车有关负责人介绍,小鹏汽车已推出官方置换的政策,目前同品牌置换有最多1.5万元补贴,其他品牌置换也有最高1万元补贴。比亚迪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比亚迪部分车型,置换补贴最高达到1.8万元。东风集团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已经启动以旧换新行动,覆盖旗下超50个车型。

  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从2024年春节后,消费者就关注以旧换新的政策,期待政策带来购车实惠,因此政策的实施对车市是重大利好。“预计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对车市私人新车消费会带来百万量级的增量,也能带来千亿元以上的年消费增量。”

  汽车以旧换新既是一项惠民工程,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汽车是大宗消费的主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实现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增长11.6%和12%,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3000万辆,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水平。汽车零售额实现4.86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3%。

  随着传统车企、科技企业等多方力量涌入新能源车市场展开比拼,去年以来,不少车企卷入“价格战”。有分析认为,车市风险在“价格战”下不断加大,要实现全年稳增长目标,需要进一步恢复和扩大需求,加快释放消费潜力。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出台,好比下了一场提振市场信心、释放消费需求的“及时雨”。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薛旭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轮汽车以旧换新是“政府搭台,车企唱戏”,彼此相互配合。在他看来,推动以旧换新既是一项惠民工程,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预计将使更多消费者参与进来。此外,相关政策的出台也能让车企释放出自身产业链、供应链的改造提升需求,符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

  当前,我国汽车更新换代的需求在万亿元以上级别,加上回收循环利用等情况,市场整体空间非常大。“截至2023年,国内乘用车保有量约为2.6亿辆,其中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车辆为1583万辆,占比6.0%;国四排放车辆6897万辆,占比26.3%;国五及以上车辆近1.8亿辆,占比67.7%。”崔东树告诉记者,对于国三及以下排放的乘用车,有超过13年的车龄,车辆状况差,排放污染严重。而对于国四排放的车辆,也有平均10年左右的车龄,车辆排放污染也在加大,一些用户有置换新车需求。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预测今年乘用车市场消费增量将有40%来自以旧换新。“以去年2600万辆的乘用车销量计算,今年大约有1000万辆乘用车将来自以旧换新。”

  旧的车辆都去了哪里?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介绍,一部分是进入二手车市场,新车变成二手车;另一部分,随着汽车车龄增长、车况性能下降,就要逐步走向报废回收。

  中国二手车市场是一片蓝海。“与国际先进的发达国家市场相比,我国二手车的交易比例相对较低,目前正处于快速崛起阶段,未来发展潜力极其巨大。尤其是新能源车的发展,让中国普通消费者有了购车和用车的低成本优势。”崔东树介绍,随着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2024年3月,全国二手车交易量171万台,同比增加9%;交易额1180亿元,同此增加19%。

  与此同时,“老旧汽车报废更新”是汽车流通中的重要环节。有专家指出,报废机动车报而不废,流入黑市,不仅可能导致环境污染,还会威胁道路交通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不利于汽车产业发展。现存的汽车中含有大量可回收利用的资源,汽车的报废、回收、拆解是再生资源回收的重要一环。通过报废政策,可以加快完善汽车回收拆解处理体系,使这些可回收的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

  “畅通汽车报废回收的渠道,促进汽车报废更新,不仅可以释放出大量的汽车消费空间,同时对于加强资源循环利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徐兴锋表示。

  持续激发汽车以旧换新市场需求,还需进一步打通堵点

  为进一步推动汽车以旧换新,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优化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加大汽车以旧换新场景金融支持。文件明确,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根据借款人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自主确定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

  围绕汽车消费,多家金融机构出台举措,抢占以旧换新万亿市场。江苏银行、招商银行等推出“0首付”购车分期活动,平安银行针对即将结清新车贷款或有置换新车意向的汽车消费金融中心在贷客户,会定向发放新车贷款利息抵扣券,可抵扣客户置换车辆办理的新车贷款产生的利息。此外,东风汽车、一汽汽车、广汽汇理等车企纷纷推出“0首付”“0利息”“0月供”等活动,打响促销战。

  如何进一步推动汽车以旧换新、激发市场需求?在崔东树看来,汽车以旧换新与消费升级密不可分,建议可将其与税收优惠政策相结合,给消费者更多的“买单”理由,从而拉动汽车消费,促进消费升级,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在不少消费者看来,当下汽车以旧换新仍有堵点尚需打通。

  “家里的旧车车龄不算老,报废可惜,但二手车的估值‘水太深’,二手车中介报价差距很大。”北京市朝阳区的吴先生告诉记者,影响自己“换新”意愿的最大因素在于不知如何妥善处理旧车,“在二手车买卖市场走了一圈下来,感觉还是缺乏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搞活二手车流通,能够盘活汽车存量,拉动新车消费增量,对促进汽车梯次消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吴松泉看来,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车辆信息透明度和交易诚信问题。比如,新能源二手车流通难度大,主要是动力电池的里程衰减、信息不透明、检测评估难等问题阻碍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持有相同观点。“如何让消费者像购买新车一样放心地选购二手车,成为当前打破二手车市场发展根本性障碍的关键,其核心是要解决诚信交易的问题。”他建议,汽车经销商应积极建设并完善交易车辆历史信息查询、认证二手车车况溯源机制以及二手车鉴定评估服务等内容,赢得消费者信任。

  “‘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落地还需要建立有效机制来推动。”吴松泉建议,针对当前汽车回用件销售难、市场对再制造件接受度不高等问题,以旧换新政策细则应有具体办法来解决。

  打通旧车报废环节同样重要。崔东树认为,对于个人消费者来说,不知道报废网点在哪、报废要耽误时间和精力等因素,影响了报废旧车的动力。

  在崔东树看来,如果在政策上做好报废更新的一条龙服务工作,车企做好更完善的配套措施,预计拉动效果会更突出。“汽车经销商应该做好相关服务,多替消费者‘跑跑腿’,努力构建车辆报废与购买新车的一体化流程。”

  “推动新一轮汽车以旧换新,还需要产供销、上下游、政企民、线上线下协同联动、综合施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掘出汽车消费的深层活力。”崔东树说。

中国大众网摘编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